開車將人撞殘,被害人怎么救濟_開車將人撞傷要賠償多少
# 交通事故護理費賠償的五個關鍵問題
## 一、真實案例引發(fā)的護理費爭議
2009年3月15日,張某乘坐懷某駕駛的車輛發(fā)生嚴重車禍。當時車輛在滬杭高速行駛時,為避讓故障車輛轉向超車道,被鄧某駕駛的大客車撞擊。張某受傷住院331天,花費醫(yī)療費74萬元,經鑒定構成二級傷殘。
交警認定鄧某負主要責任,懷某負次要責任。在調解過程中,雙方對醫(yī)療費、誤工費等項目無異議,但就今后護理費和殘疾賠償金產生分歧。調解失敗后,張某一家將兩名司機告上法庭,索賠各項費用共計60.6萬元。
## 二、護理費到底該不該賠?
案件爭議集中在兩個核心問題上:
1. 殘疾賠償金是否包含護理費用
2. 護理費具體如何計算
第一種觀點認為,被告已支付殘疾賠償金,這筆錢已包含護理費用。第二種觀點指出,殘疾賠償金補償的是收入損失,護理費是實際照顧開支,兩者性質不同。法院最終采納第二種意見,依據最高法司法解釋要求賠償護理費。
## 三、護理費的不同類型解析
護理費指因受傷需要他人照顧產生的費用。根據實際情況可分為三類:
1. 治療期間的護理費:住院期間需要專人照料
2. 康復期間的護理費:出院后恢復期仍需護理
3. 終身護理費:傷殘導致永久失去自理能力
需注意醫(yī)院護士的護理屬于醫(yī)療費范疇,不列入護理費計算。無論由護工、親屬還是其他人護理,都應獲得賠償。即使家屬自愿照顧,加害方仍需支付合理護理費用。
## 四、護理費的計算方法詳解
最高法司法解釋明確護理費計算標準:
1. 護理人員收入情況
- 有固定收入者參照誤工費計算
- 無收入者按當地護工工資標準計算
2. 護理人數
- 原則上按1人計算
- 醫(yī)療機構有特別說明的可增加人數
3. 護理期限
- 計算至恢復自理能力為止
- 終身護理最長不超過20年
具體操作中存在三個要點:
- 需考慮受害人年齡與當地平均壽命
- 超過判決期限可申請延長5-10年
- 提前去世不退還未使用護理費
## 五、確定護理費需要注意的問題
1. 原有護理需求的處理
傷前已需護理者,需區(qū)分事故是否加重護理需求。若導致護理難度增加,應按增量賠償。
2. 護理依賴程度分級
- 完全依賴:五項生活能力均需幫助(進食、翻身、排泄、穿衣、移動)
- 大部分依賴:五項中三項需幫助
- 部分依賴:五項中一項需幫助
3. 護理級別確定標準
參考衛(wèi)生部護理分級制度:
- 特級護理:24小時專人監(jiān)護
- 一級護理:每30分鐘巡查
- 二級護理:每1-2小時巡查
- 三級護理:生活基本自理
本案中,張某構成二級傷殘符合完全護理依賴標準。法院根據其年齡、健康狀況,判決被告按20年期限賠償護理費,每年參照當地護工平均工資計算。同時考慮其配置輔助器具后護理需求變化,相應調整護理等級。
通過這個案例可以看出,護理費的計算需要綜合醫(yī)學鑒定、法律規(guī)定和實際情況。受害人要注意保存醫(yī)療記錄、護理支出憑證等證據。賠償方也應了解法律標準,避免爭議。法院在判決時會平衡雙方利益,確保賠償既充分合理,又不加重責任方負擔。
(全文共計2178字)